骨科大夫 | 走路是最简便的锻炼方式!四种走路方式锻炼效果更佳

出品|骨科医生

作者|骨科医生

编辑|胡鑫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简单有效。无论男女老少,开始这项运动永远不嫌晚。

规律的散步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

头脑——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让人感到快乐。

肺——增加肺活量,降低吸烟者的吸烟欲望。

背部——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对背部的伤害更小。

腿脚——走路相当于对骨骼的力量训练,可以明显增强腿脚的筋骨力量。

四种科学的走路方式,脱离健康

1。快走:预防疾病

很多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快走可以有效对抗糖尿病,减少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症。

为了保证锻炼效果,每次至少要快走40~60分钟。刚开始运动的人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先隔天散步,从半小时开始,逐渐习惯后坚持每天运动。

人走得快,会有一点喘息出汗的感觉,说明运动量达标了。

有些人喜欢背着手走路,这样走路的锻炼价值几乎为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提臀,手臂摆动。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快走时要随身带一块糖,以防发生低血糖事故。

2。踮脚走路:锻炼踝关节

踮起脚走路时,前脚掌触地,双腿交替前移,锻炼脚踝力量,加强小腿肌肉力量。

踮脚行走时,小腿承受的重量更大,消耗的能量更多,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的加速,更有效地提高肢体运动能力、代偿能力和血液循环能力。

每次走路都有意识的踮起脚走30~50步,稍作休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重复几组,速度要舒适放松。

老年人踮脚走路一定要注意避免摔倒。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不建议踮脚走路。

3。迈出一大步:伸展你的肌肉

走路时不妨大步远离手,可以放松背部肌肉,同时锻炼背部和腹部肌肉,减轻腰部负担。

走路时上身挺直,头抬高,下巴向前伸,肩膀向后伸。两臂之间的距离以伸直行走为宜,同时两臂前后摆动为宜,一般为80 ~ 90步/分钟。

提醒:老人在甩手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合适的速度。太快容易失去平衡,太慢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4。行走跑步:减肥效果好

先做短期的高强度运动,然后换成稍微长一点的低强度运动,让身体有时间恢复,称为间歇训练。与持续有氧运动相比,间歇训练具有更高的运动强度,可以减轻运动后的疼痛和疲劳。同时,高强度的运动也加快了脂肪的燃烧速度。

运动的时候可以快跑15秒,然后走45秒,这样交替运动20分钟。也可以快跑60秒,然后快走3分钟,这样坚持久了就能看到效果。这个方法比较强。运动后要抖腿,摆臂,全身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提示

①尽量选择一个安全开放的地方进行锻炼,尤其是在公园里。路边是最不适合散步的地方,交通拥挤,空气质量差。

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运动量。

③运动前后记得拉伸肌肉。

④如果运动时有疼痛不适,不要盲目坚持。建议及时看专业医生。

发布时间:2021-05-05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