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内有各种完善的系统,分工明确,相互作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运行。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一个体温调节的中枢系统,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s2/】成年人体温36~37℃左右!
当体内有热源时,或者在热源的作用下体温中枢的调节功能受阻,会导致身体产热过程增加,但散热无法对增减做出反应,体温会超出正常范围而失控。临床上称为“发热”,俗称发热!
从某种角度来说,体温是决定健康的标准之一。【/s2/】近年来相关研究调查显示,人体体温正在下降!
如文章开头所说,健康的体温是36~37℃。这个数据来自200年前的一位德国医生,经过大规模的体温测试,得到了正常的腋下温度。从此,这个体温区间也被视为正常成年人的体温,成为疾病的诊断标准!
我们一直认为,人体体温应该保持在这个区域,不会改变。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数据调查表明,人体的温度正在逐渐降低。
加州大学的研究小组测试了亚马逊丛林原始人的体温。【/s2/】数据显示,这个部落的体温已经从37°C降到了36.5°C;
此外,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研究团队也发表了类似的研究和调查结果。各种数据已经证实,人体体温正在逐渐下降,并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那么问题来了,人体的体温为什么会逐渐下降,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医学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争议。专家认为,它与人类进化、环境和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可以完全解释人体体温下降的原因,这也说明人体体温的逐渐下降是多种因素的产物!
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人体的温度并不是恒定的。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干扰体温,比如环境影响,运动,情绪等等。
所以人体体温在更大的时间跨度内波动不是不可能的。各种数据调查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种情况下,人体体温下降是好是坏?
临床研究表明,体温升高有利于病原体的消除,发热是免疫机制对抗各种病原体的产物。
然而,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体温过低会损害免疫力。而且,甚至有相关证据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体温降低0.5℃,寿命可延长15%;[/s2/]
但是,这个结论也有问题。毕竟,动物实验不能等同于人类实验。而且体温下降后,身体的代谢率会逐渐降低,很难判断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寿命延长!
总之,对人体基础体温下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很多团队公布了各种数据,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
但是这种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物理变化。同时,记录的信息也可以为人类的整体健康提供线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体体温下降的研究会有更大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1-04-21 09:36